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总局、省局工作部署要求,主动融入全市“1+838” 工作格局和“1+8+1”重点工作落实体系,以“能力提升年”为抓手,牢树“担当作为、勇争一流,创新提升、争先向前”意识, 做到“常规工作有特色、单项工作出亮点、整体工作上水平,一年干成几件事、几年干成一件事”,奋力开创市场监管新局面,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品质城市”建设,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四方面聚焦党建统领,全面从严治党
(一)强化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办好 7 件民生实事和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擦亮“我为群众办实事·市场监管在行动”“你点我检”等监管为民品牌。
(二)加强基层党建。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个体私营党建“两员一站”建设。
(三)严格落实责任。牢牢把握“严”的主基调,加强市场监管领域平安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市场监管良好形象。
(四)强化队伍建设。实施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用,研究出台“督考用一体化”效能考评机制。
三、两推进两加强,全面守牢安全底线
(一)深入推进“食安滨州”建设。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推广应用“山东食链”强化全链条监管,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深化食品安全“守查保”行动。
(二)深入推进药品安全提升工程。实施药品监管能力提升
“721”工程,药品质量安全放心工程。
(三)大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八抓
20 条”,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大力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广应用产品
质量监督管理系统,抓好消费品质量安全“三进”。
四、聚力三方面品质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滨州NQI+服务云平台”建设应用,做大做强“滨智享”品牌,开展好“好品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优质产品基地创建和“泰山品质”认证,深入实施“三同”工程,推进品牌高端化发展。
(二)加快全域标准化创新发展。加快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标准”体系,聚焦“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持续推进“滨州标准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全面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做好市级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群培育,加大知识产权融资力度,做好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和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完善多元保护机制。
五、创优三大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一)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推进涉企服务“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和登记许可标准化,市场监管领域全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持续抓好“政银携手 共助小微”等金融助企活动,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量。
(二)持续创优竞争环境。深入推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工作,拓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保持市场监管领域“双打”、扫黑除恶和打击传销高压态势。
(三)持续创优消费环境。实施“放心消费在滨州”深化提
升行动,健全完善消费维权处置和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六、聚力三个提升,推进高效监管
(一)提升“法治监管”能力。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倡导“服务走在执法前”,“普法走在执法前”,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权。
(二)提升“信用监管”能力。构建企业信用监管闭环体系,
全面推行“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提升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覆盖面。
(三)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加快滨州“智慧食安”指挥
服务平台,完善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功能,逐步建设成为集司法鉴定、科研创新、执法办案、人才培训“四位一体”的综合智慧执法平台。